泉州:热心小公众走进食品药品实验室
原标题:泉州:热心小公众走进食品药品实验室
活动征集了30名热心小公众,泉州与家长一起走进实验室,热心体验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全流程。众走
泉州网5月27日讯(记者 陈云青 通讯员 黄丽萍 林东波 文/图)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食普及科学知识,品药品实让群众走进实验室,验室了解体会食品药品安全检验过程,泉州展现中心实验室改造成果,热心增进饮食用药安全意识,众走25日,进食一场“走进实验室,品药品实科学助力成长”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在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举行,验室活动征集了30名热心小公众,泉州与家长一起走进实验室,热心体验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全流程。众走
小学生实验室看“食品小魔术”
“大家看过来,叔叔要变魔术咯!”在化学实验里,工作人员向小学生们展示了食品化学实验的奥妙。“看,在这个试剂里加入一点碘溶液,试剂立刻变成了蓝色,这就证明里头含有淀粉。我们平常在检验如奶粉类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时,就是使用这个方法。”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
参观实验室
小学生们向澄清氢氧化钙试液(石灰水)吹气
随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将葡萄糖溶液和氨制硝酸银溶液混合在一个试管里,摇晃以后将试管放入机器加温。在倒数十秒后,工作人员将试管取出。“哇!”现场几个小学生惊讶道:“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镜子。”工作人员介绍道:“附着在试管壁的成分是金属银,这个化学实验的原理是将氨制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实验也称为银镜反应。”
此外,工作人员还让小学生们通过向澄清氢氧化钙试液(石灰水)吹气,了解其变浑浊的原理和应用;观察酚酞片在碱性溶液中由白变红、在酸性溶液中由红变白的过程,B族维生素的荧光现象等化学实验,学习了药品的真伪和优劣判断方法。
据介绍,化学鉴别方法是根据化学药品本身药物结构的特征而呈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溶液产生浑浊或沉淀、荧光的产生或消失等现象来作为鉴别药物真伪的方法之一,化学鉴别方法也是药品检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了解食品的有害微生物检查
在微生物实验室里,身着无菌服的工作人员在无菌室里做常规检品的无菌实验。解说人员向前来参观的小学生们展示了事先准备好的阳性液体培养基和阳性固体培养基。
据介绍,微生物是一种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小生物,其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一些其他的小生物。它们能在各自的合适培养基上生长,表现出各种性状和颜色。微生物有些对人类是有益的,比如说酸奶里的乳酸菌;有些是有害的,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等(结合培养基平板)。有害微生物对药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如果药品里含有超过规定的有害微生物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就是检查食品药品中是否含有有害微生物。而他们在做检查时要穿无菌衣,在洁净环境中进行检查工作。
随后,孩子们来到了中药实验室,解说人员为他们讲解了中药材的显微鉴别方式。据介绍,中药材的显微鉴定是采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及纯度、甚至品质的重要手段。中药材的显微鉴定通常在药材的外形鉴别特征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构造不同,药材粉碎不易辨认或区分、药材呈粉末状或鉴别中药材制剂时使用。在检测中,如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可疑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中药材时,一般还要做进一步检测。
此外,小学生们还参加了科普知识讲座,并根据所见、所闻、所感,踊跃参加了有奖知识竞答。
责任编辑:黄艺芬
(责任编辑:热点)
- 师生联手首次“触电” 满满古城元素的童谣“大片”火了
- 紧急向广东等地调拨物资 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启动
- 【读方志 游中国·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时】山海相拥 和美宁波
- 多图!朝鲜武器展震撼登场,金正恩警告“敌人应感到担忧”
- 泉州无线电“黑广播”案最新进展 最后一名嫌犯落网
- 仕公岭立交实现全互通 老君大道全线畅通
- 重庆、四川加快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年度工作会在泉召开
- 台胞承父遗愿 连续五载返回祖籍地南安石井义诊
- “泉州你好·祝福泉州”系列之《清源山》明信片首度亮相
- 乔布斯去世14周年,苹果现任CEO库克发文缅怀
- 国际嘉宾盛赞泉州 支招丝路文旅合作
- 湛江市民拍下台风眼中心出太阳
- 今夏,三伏贴火了!这个“阳气充电宝”,很多人都用错了